“破壞性使用”對電梯安全損害大
裝修運材料,電梯超負荷
居民新房裝修用電梯運材料,電梯卻“難以承受材料之重”經常罷工,讓住在高樓層的業主有點煩,在東城某高層小區居住的劉女士,就遇到了這種尷尬事。“電梯停了好幾次了,就是因為樓上裝修房子運裝修材料,電梯一壞,住在高樓層的業主別提多別扭了。”劉女士住在該小區1號樓的10樓,她丈夫張先生接回孩子后打算乘電梯回家,電梯指示燈卻一直顯示在頂樓位置,“左等右等電梯就是不下來,估計電梯出故障了。”劉女士說,這里的電梯一個月總得出一兩次問題,家人徒步從樓上走下來已經好幾次了,有的鄰居孩子小,父母就把推車從樓梯上抬下來,費了不少勁,“我們小區目前入住率不是很高,許多房主正在裝修,通過電梯運送裝修材料,好幾次載運材料的時候電梯卡住不動了。” 據維修人員介紹說,裝修期間電梯損壞大,是因為有人拉一些裝修材料和物品,電梯處于超負荷運載。裝修工人經常把物品長時間擋在電梯門上,這也造成了很多電梯出現故障。裝修拉一些沙子時,有時會撒落在電梯里,沙子落在電梯門口,也會影響電梯使用。搬運超長超寬的木料、家具等,碰壞了電梯的門、傳感器等關鍵部 位,導致電梯不能正常開、關門。
電梯需要按時保養
電梯不按時維護保養會造成事故隱患,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一些物業公司介紹說,電梯雖由物業公司管理維護,但產權歸業主所有,在購房前應繳納足額公共維修資金,且須經2/3以上業主同意后方能申請電梯大修基金或更換整梯。但有的業主要么不按規定支付公共維修資金,要么無法達成“大修”共識。
一些小物業公司認為電梯平常也沒什么事,在電梯上有想“省錢”的做法,造成電梯隱患。為了“省錢”,還有的物業公司不肯與電梯維保單位簽訂合同,而是在出現問題時雇用臨時工。“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最可怕的。電梯和汽車一樣,有工作就有損耗,日常就應該保證在健康的狀態下運行才安全,等到發現問題時再想起來修理,實際上是對電梯的‘破壞性使用’,‘破壞性使用’對電梯安全損害最厲害。”質監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除了做好日常維保工作外,一些乘梯陋習也在無形中起到了“破壞性使用”的作用。例如人為揭去安全檢驗合格標志、損壞電梯按鈕;明明知道電梯里已超過規定乘梯人數,還是有人要擠進來;電梯關門時伸手、 伸腿去阻止關門等行為,都給電梯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。